【胸中无物.眼底无人】【随笔】
明代有一位黄虞龙先生,曾经写下下面的一段话:“古今能文章之士,皆胸中无物,眼底无人。何故?河山大地以至虫鱼花鸟,都足供给笔端。无人故,先秦两汉百家诸子,只是我寻常交往。。。。。。”。
笔者评论:晚明文学界,曾经掀起一股标新立异的富于独创性的藐视一切的新文风。黄虞龙上面的这一段话,就是这一时期,中国式的文学的“狂飙突进运动”的典型言论。
古人云:“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”。
习武之人,以武而称霸于世。两位武林高手相见,必然要一比高下,决一雄雌。在这个意义上讲,两个武林高手过招,必须要比出一个第一名。就像“隋唐演义”里的“天下十八条”好汉的排列,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个命题。秦叔宝能够超越李元霸吗?显然,这是不可能的。因为,这是在战场上已经经过血腥的争斗,已经决定了”第一”。非李元霸莫属也。这是没有任何疑议的一个问题。
与此同时,文人学者之间的比较,就是另外的一个问题。 写文章的人,总是认为自己的文章自己的学问是天下第一,没有一个文人在另一学派的文人面前而甘拜下风。如果承认自己的文章与学问不行,那末,你的文章你的学问还有生存于世的必要吗?缘于此,才有了先秦诸子百家的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。缘于此,才有了三十年代上海文坛之上的鲁迅与“四条汉子”的大论战。文章,是没有第一第二之区分的。学问,任何人,都不能也不可垄断。我坚信:“文无第二”的结论。
笔者自以为:“真正的高手在圈子之外”。学中文的,并不是一定能够真正地写出好的文章和好的作品。真正的高手,反而是学其他专业的那些个自幼酷爱文学的人。就像学习医学专业的鲁迅,一出手就超凡脱俗就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,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就是语惊四座。仅举一例,足以证明:真正的高手在圈子之外。若君不信,请继续观察之分析之。
【全文完】
黄盟2008-02-08